壹. 劇情介紹

『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是根據當年的新聞報導、學者分析、白宮會議錄音

 

第十一章:透過『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來探討策略展開管理(S3)

壹. 劇情介紹

 

 

『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是根據當年的新聞報導、學者分析、白宮會議錄音,以及CIA內部分析文件來撰寫出這個震驚全世界,叫所有人永遠難忘的史實故事。當時是美蘇兩大強權的對峙的冷戰時期,他們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是叫世界各國動見觀瞻,更別說是一觸即發的核子戰爭。整部電影過程中的懸疑、緊張氣氛,非局外人能想像,也深深震撼人心。

歷史回顧到1962年10月中旬,華盛頓的美國情報官員在進行例行情報資料分析時,無意間從飛臨古巴上空的U-2飛機所拍攝照片中發現了問題。經過他們反覆的確認,證實蘇聯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聖克利斯托瓦爾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導彈和運載核武器的伊爾-28重型轟炸機。從這些基地發射的導彈,可以擊中除了西雅圖之外其他所有美國重要城市。   

消息傳到白宮時,引起一連串的恐慌,幸好當時的總統約翰‧甘迺迪(布魯斯‧葛林伍德飾)和其弟弟羅伯特‧甘迺迪(史蒂芬‧柯普飾)能夠冷靜應付。在10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點,甘迺迪總統在白宮書房裏,向美國和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事實,並明確的指出這個「秘密、迅速和異乎尋常的導彈設施」是個『蓄意的挑釁和對現狀做出的毫無道理的改變』,這樣的行為是美國不能接受的。因此,美國一方面透過和平的手段公開向蘇聯發出警告,要求蘇聯從古巴撤出其中短程核武器,同時也展現武力,以美國海空力量在加勒比海的廣大海域對古巴設立了海上封鎖線,進行所謂的『隔離』的動作。美、蘇兩強的對峙,情勢也因此急遽升高,核戰危機一觸即發。一邊是蘇聯極具挑釁的行動;另一邊適華府內部的聲音,主戰的鷹派要蠻幹決一死戰,也叫甘迺迪頭痛不已就這樣,在當時世界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之間爆發一場危機,將整個世界帶到了核爆災難的邊緣。

由凱文‧柯斯納飾演肯尼‧歐唐納(甘迺迪總統身邊的國家安全顧問)事後回顧說:「如果在那個星期三作出任何錯誤的決定, 我們將會沒機會看到下一個日出」。甘迺迪總統和他的幕僚該如何用勇氣和智慧化解這一場危機呢?

 

貳. 實務運用上的啟發(理論)

本章我們將透過「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來討論『策略展開管理』(S3)這個主題。當一個組織透過定位進行策略選擇與擬定,再進一步討論和主要競爭對手之間的攻防所可能牽涉到的競爭策略,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策略展開管理』。有人稱,「策略管理」是『將帥學』中最重要的課題之ㄧ,意指「策略管理」是一個組織高層領導人很重要的修為,但這樣的修為卻絕對不能僅是獨善其身,雖不至於要做到「兼善天下」的地步,至少要在其組織能夠貫徹,因此在管理實務運作上,『策略展開管理』就變得非常重要。如何確保組織的策略能夠正確、毫無扭曲的從上到下被有效的展開,這樣的過程是需要被適當管理的。

以整個組織而言,最高層次的策略可以依照其主動程度區分為下列幾種策略:

1. 穩定策略:採取這樣的策略就是要透過改良功能性管理機能之方法,來達到在原有經營範圍內繼續經營的目標。這樣的策略重點在於固守原有經營範圍,當經營環境可能面臨巨大變動的前夕,或是環境現於混沌不清的狀況時,許多組織就會採取這樣以不變應萬變的『穩定策略』,其實『穩定策略』一點也不消極,而是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很大幅度的擴張動作,卻對環境的變動保持高度的關切,正所謂「謀定而後動」的道理。

2. 擴充策略:採取這樣的策略就是要透過提高組織原有設定的管理目標,來達到超過原有經營範圍的目標。通常是環境發展上處於相當有利的環境,且這樣的利多情況正好能夠讓本身的專長充分發揮(詳見前一期的SWOT分析),面臨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組織應該積極主動出擊,採取『擴充策略』以擴大戰果。

3. 縮減策略:採取這樣的策略就是要透過減少產品或服務線的管理手段,來達到減少經營範圍的經營目標。通常是環境發展上處於相當不利的環境,而這樣的利空情況可能正好會突顯本身的缺失或弱點,(詳見前一期的SWOT分析),為了避免損失擴大,組織應當設立適當的「停損點」,透過「縮減策略」來減低資源的無謂減損。

4. 綜合策略:採取這樣的策略就是將上述三種策略,依據實務運作的真正狀況,在不同的事業單位分別採取最恰當的策略。這樣的情況通常會發生在組織規模較龐大的狀況下,或者組織中不同部門之間體質狀況差異較大時,便可能要採取因時、因地制宜的策略,而不能用單一策略來貫徹於不同體質的組織中。

如果問什麼是「策略展開」?如何做好「策略展開的過程管理工作」?根據『策略地圖』【註一】一書作者的說法為「整合(alignment)」與「聚焦(focus)」為最重要的兩項工作。

「整合(alignment)」的用意就是要將包括管理團隊、事業部門、支援單位、資訊技術、以及員工招募與訓練….等所有相關的組織的各種資源加以整合,使大家的方向與步調一致。當然要做好整合工作的先決條件,一定要先對所有的人進行完整的溝通,建立共識之後才可能建立一致的行動準則。這時候就考驗最高領導人的溝通能力及該組織的溝通系統機制運作的效率,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策略的精髓從決策高層很正確的一層層向下傳遞,讓組織中每一個神經末梢都能精準的掌握策略精髓,以貫徹策略展開所需執行之各項任務;而「聚焦(focus)」的用意就是要在一大堆工作或待辦事項中,找出最重要的共同目標,協調所有相關單位在相同的時間中,共同努力完成,這其中包括下列幾項要素:

1. 充分的溝通過程:組織的最高領導人,在組織決策高層完成「策略」選定時,必須很清楚的向組織中每一個相關人員說明策略的詳細內容,同時最好也能清楚說明為何採取這樣策略的原因,並確保溝通的內容不會在組織內部層層轉達中被扭曲。

2. 具體的執行目標:在這個策略指導下,整個組織在不同的階段中,都會有具體的執行目標,且各相關部門都要在共同完成這個組織目標的前提下,訂定自己的階段性執行目標。

3. 合適的衡量指標:在執行過程中,為了方便溝通與確認,需要建立合適的衡量指標,來明確的衡量執行的進度。

4. 綿密的分工體系:所謂「分工合作」,當然各單位之間的階段性執行目標必須維持其一致性,不可彼此衝突,同時也要維持整體目標的完整性,不可有所遺漏。

5. 完整的回饋作業:策略的執行過程,經常會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變化與各種意外狀況,因此必須有完整的回饋作業,隨時進行適當的管控,以便及時做出修正。

 

參. 心得與啟示

我們透過「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來討論『策略展開管理』(S3)這個主題,當然也有許多人將這部電影當成『危機處理』的經典教材,本來「看電影學管理」本身就是一門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學問,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同一部電影可以透過不同的觀點切入來進行探討,都可當成我們的學習模式。

當發生古巴危機之時,甘迺迪總統所採取的策略在主動性上,從「穩定策略」、「擴充策略」、「縮減策略」及「綜合策略」等四種策略中,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是採取「穩定策略」,面對蘇聯的刻意挑釁,其基本態度是不求戰,但也絕不畏戰!由於要面臨競選連任的壓力,因此處理過程自然面臨相當大的壓力。整個故事並非以甘迺迪總統為主角,而是透過其身邊的國家安全顧問肯尼‧歐唐納(凱文‧柯斯納飾演)的眼光來看整個事件發展,自然更增加其戲劇性。整場電影似乎是甘迺迪總統、甘迺迪總統的弟弟羅伯特及國家安全顧問肯尼三個人對抗其他所有主戰派的一場戲,軍方當然多數都希望以堅強的軍事力量捍衛國家安全,絕對不能示弱,對於透過的政治手段解決危機,幾乎都嗤之以鼻。

當然一味的想採取所謂「穩定策略」而無任何作為,是絕對無法解決問題的。當發現古巴境內有飛彈時,空軍更積極的出動U-2偵察機,拍下更多的照片,一方面能夠更精確的掌握敵情,另方面這些冒著飛官生命危險拍回來具體的照片也提供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阿德雷在聯合國大會上,讓擔任會議主席的蘇聯大使卓林啞口無言,這些都是執行積極的「擴充策略」的具體行動。而另一項積極「擴充策略」的具體行動就是透過美洲國家會議表決通過,同意讓美國軍艦在公海上對要進入古巴的貨輪進行海上封鎖,以斷絕更多的飛彈進入古巴,然而當美國軍艦皮斯號開始執行海上封鎖任務時,首先面對「戈嘎號」、「凱瑪號」等兩艘貨輪進行封鎖行動,立即發現有蘇聯潛艇正在進行保護貨輪的任務,皮斯號想執行海上封鎖任務卻面對蘇聯潛艇的攻擊威脅,情況一觸擊發,此時甘迺迪總統也要求直接對皮斯號艦長直接通電話溝通,下令沒有其命令絕對不准開火,卻在千鈞一髮之際蘇聯貨船調頭了,暫時化解了危機。

當然也有一些行動是屬於消極性的「縮減策略」,最明顯的行動就是美國答應撤除部署在近鄰蘇聯南部的土耳其境內的飛彈,以換取蘇聯將部署在古巴的飛彈全數撤離。其實這個說法是甘迺迪總統先透過媒體放話的方式,來試探蘇聯及美國各方人士的反應,這在當時後的確是相當大膽的消極性「縮減策略」,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甘迺迪總統一心追求和平解決問題的苦心。當然這樣的行動若平常時刻執行,或許不引人注意,但是當古巴飛彈危機發生後,美國若採取這項行動,會讓世人誤解美國是在蘇聯的威脅下,向蘇聯妥協(這一點和美國的立國精神相違背);同時也會讓歐洲國家相信美國為了保護其境內的安全,可以以犧牲盟國安全的方式來換取。這樣的情況演變絕非當時候的甘迺迪總統所能承受的。最後在眾人會議協商中,最後終於找出非常有創意性的解決方案-「私下承諾」,甘迺迪總統委由其弟弟親自密會蘇聯大使,告知其實美國現行部署在土耳其境內的飛彈已經相當老舊,美國真的願意將其撤除,以換取蘇聯撤走所有部署在古巴的飛彈(須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同時答應事後絕不出兵攻打古巴,但是這一切必須在半年後才會執行,且對於這樣的協議雙方要保密,只要美國做出這樣承諾的消息走漏,美國一定公開否認此項承諾,當然這時候一場戰爭將無可避免。

接著我們來檢視甘迺迪總統及其幕僚在策略展開的過程中,針對「整合(alignment)」與「聚焦(focus)」工作做的如何?

1. 充分的溝通過程:這個部份可以說甘迺迪總統等三人做的很辛苦,在軍方及一大群主戰幕僚環繞下,狀況百出,所幸擦槍走火但都沒有真正引發危機。幾件重要的溝通不良事件包括:

 

  • 當甘迺迪總統下令「沒有我的命令,不准『開火』!」而當實際運作時坐鎮在海軍指揮部的國防部長麥克瑪拉卻和海軍總司令安生上將卻因為對『開火』的定義不同而強烈衝突。海軍根據四百年來的作戰準則,在正式開火之前會先發出警告性的照明彈,這是海軍的標準作業程序之ㄧ,但是國防部長麥克瑪拉是文人部長,對這些細節不很清楚,以為海軍已經擅自開火,因此引起激烈爭辯。 
  • 在海軍將執行海上封鎖任務之際,卻發生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在南太平洋約翰斯群島上方引爆一枚氫彈,立即引發蘇聯借此事件發表聲明,譴責美國窮兵黷武的行為將為世界帶來戰爭。  當海軍將執行海上封鎖任務時,空軍總司令雷米將軍卻擅自將核武戰備從三級提升為二級戰備,違背甘迺迪總統三級戰備的軍令指示,其主要依據空軍總司令認為總統的命令只適用於美國本土的戰略武力,逼的甘迺迪總統不得不氣的發飆說:「我是美國三軍統帥!何時開戰由我決定」,而其參謀總長(屬空軍)卻仍能回答:「要達到一級戰備才算開戰」,甘迺迪總統在趕走參謀總長之後他弟弟(司法部長)建議撤除提高戰備的命令,並撤換所有參謀,當然最後在國家安全顧問肯尼的勸說下,沒有撤換所有參謀(因為擔心蘇聯有不同解讀,同時也怕在關鍵時刻引發軍人意圖政變的危機)

2. 具體的執行目標:

其實從『驚爆十三天』的劇情中,可以很清楚知道,甘迺迪總統對於古巴飛彈危機的處理的目標是相當清楚的-「和平解決」。但是這樣的目標似乎只有少數幕僚能夠真正了解,一個國家組織當然相當龐大,面對一個龐大的組織,決策高層的意旨能否通過層層的官僚體制正確的向下傳遞,正考驗著組織的具體執行力。單單在十幾人的國家執行委員會中,眾人的意見就已經不容易統合了,更遑論整個龐大的政府組織,所幸甘迺迪總統面對種種情勢的演變,都能在最後一刻冷靜的處理下來,才沒有釀成巨禍。

在執行組織具體目標的時候最大的問題點仍舊在『建立共識』上面,尤其面對來自不同成長環境的一大群人,各自有其固有的價值觀時,如何協同大家的意念,透過『聚焦』與『整合』來共同完成任務。

3. 合適的衡量指標:

『驚爆十三天』整個劇情都在和時間賽跑,所以最具體的衡量指標除了最終目的「和平解決」之外就是『時間』。必須趕在蘇聯在古巴所建立的中、長程飛彈能夠正式運作之前,做出適當的處置來化解危機,否則當這些飛彈完成部署之後,美國等於必須在槍口威脅下走上談判桌,這是相當不利的狀況。因此不管是要動用空軍進行轟炸、或是利用海軍進行海上封鎖,或是透過外交途徑解決,都是在和時間賽跑。

當所有相關人員共同為解決飛彈危機的時候,不同部門間相互協調的重要指標之ㄧ,就是『時間』,尤其面臨競選連任壓力的時候。『時間』這個指標也產生一個相當戲劇性的效果,當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阿德雷在雙方堅持對壘的緊張時刻,提出一個相當「孬種」但卻又創意十足的解決方案-「以撤退部署在土耳其境內飛彈為交換條件」,其實就是這個方案真正化解了本次危機,而這個方案卻經過「時間」的包裝,以半年後執行且保密的狀態下,一個十足孬種的建議,卻如魔術般變身成為最佳創意。

4. 綿密的分工體系: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最強霸主國家,過去也是如此。因此美國政府的分工體系絕對是相當的綿密的。當然再綿密的組織分工,在面對危機的時候,都還是可能出現意外狀況。前述幾個狀況,就充分顯示這個龐大的政府組織,出現了空前「分工但未合作」的情況。

一個組織的領導者就是需要在平常的時候,多利用各種模擬演練或實際運作的流程中,發現組織分工體系中可能出現的「微裂痕」,隨時進行必要的修補,這就是下一段要談的『完整的回饋體系』

5. 完整的回饋作業:

『驚爆十三天』整個劇情中導演為了創造戲劇張力自然會創造許多的衝突場面,但是最後都能夠在甘迺迪總統堅毅的領導力下化險為夷。整場劇情也凸顯一個強人領導下,個人堅強的領導力,自然是需要建立在完整的回饋作業體系上。例如透過空軍艾克中校(最後犧牲了)所拍攝到最新的古巴飛彈部署情況立即召開國安執行會議,討論進一步的因應行動,整個回饋作業體系不僅相當完整,也非常快速。  

 

肆. 本土案例省思

若要說臺灣版的「驚爆十三天」,非1996年的臺海飛彈危機莫屬了。當年正好是臺灣第一次透過民主投票程序來選舉自己總統的關鍵時刻,對岸企圖透過飛彈來影響臺灣的選舉結果,結果臺灣人民很有智慧、不畏威脅根據自己的意願透過選票,充分表達出臺灣人民追求民主的強烈意願。

當時候臺灣也經歷了最艱辛的十九天,這十九天中臺灣的總統選舉活動仍舊持續進行,五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進行了一場君子之爭,最後由代表中國國民黨的李登輝與連戰兩人以超過54%的選票當選,也顯示出臺灣人民越挫越勇的特質。根據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指出,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政府確曾試圖派人與中國高層接觸溝通,但這項努力並未成功。至於我方派出代表是誰、希望與對岸多高層級官員會晤,以及這項管道至今是否仍維持運作?張榮豐先生均以「尚未解密」為由,不予置評。台海危機事件期間,政府「處理得很好」,台灣首次總統民選,未受中國飛彈威脅影響,國人增加敵情意識,國際社會也非常支持台灣。這十九天之中國內的國安體系相信也是相當緊張的應對,只是或許相隔的時間還不夠久,許多資料現在可能都還尚未解密,因此大家都還無法一窺內幕,不過相信這些過程一定也有相當可看性,或許那一天也會拍成電影呢!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有一件事情應該是肯定的,儘管當時候李登輝總統的表現令人激賞,但是他事後公開的說出,當時候中共所打的兩枚飛彈是「啞巴彈」,這樣的爆料,卻讓中共當局開始追查洩露此項機密者,據說因此犧牲了一位為我方工作的情報人員。這樣「大嘴巴」的行為,確實為整個事件留下一些遺憾。

這幾年中共不但未曾停止對臺灣的飛彈部署,更在最近透過「反分裂國家法」,透過文攻、武嚇等等手段,極力防堵臺灣人民自我作主的權力。希望阿扁總統及相關國安人員能從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機智和經驗中吸取更多經驗,以因應詭譎多變的兩岸關係。其實如果比較阿扁總統與甘迺迪總統兩人的背景,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

1. 甘迺迪總統在1960年的美國大選中以不到1%的百分點的選票,打敗了原本被看好的尼克森當選總統,有人歸咎於因為電視辯論會上,外表長相較佳的甘迺迪總統吸引許多婦女票;而2000台灣總統大選中,阿扁則以近3個百分點險勝宋楚瑜先生,當選總統,都是以極小的差距擊敗對手。

2. 甘迺迪總統與阿扁總統兩人就任總統時皆非常年輕。

3. 同時甘迺迪總統與阿扁總統兩人的幕僚團隊都非常「少年」,都是童子軍治國。

4. 兩人同樣都遭遇到來自對岸共黨所部署的飛彈的強大威脅。

5. 更重要的,兩人同樣都面臨政府中(或在野黨)一些「不聽話」的人在搞鬼。 「驚爆十三天」雖然好看,但是真誠的希望類似的歷史故事不會在台灣上演。

 

伍. 結語

古巴飛彈危機不只是歷史事件,也是一個好的電影與歷史題材。當兩個極端不同的政治立場及價值觀相互交戰,當我們越深入去了解才會發現我們曾和危險如此的接近,還好都安然度過了。在電影中呈現許多當時不為人知的內幕,包括白宮內部的會議,一場又一場的辯論和爭執,任何決策都將深刻的影響這個世界的命運。而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明天將會面臨的橫逆是什麼。

就國家安全而言,「不求戰,但不畏戰。」完全表現其精義所在。一個好領袖不僅要有能力對外溝通,也要有能力融入自己的幕僚,與幕僚之的互動必須要有智慧和耐心,當然更要有能力慎選幕僚。不然光靠總統一個人是無法發揮作用的,必須要有一群良好的幕僚來配合領導者的決策,同時提供他正確、客觀的意見。當然元首必須先取得幕僚們的信任才行,只有兩方面互相信任才是國家的福祉。而這樣的決策展開過程的管理,更是確保能正確達成目標的重要保證。

另一方面,對於一個好的軍人而言,如何去避免戰爭才是其重要任務。不花一兵一卒的戰爭才是真正獲勝的戰爭,不然也只是兩敗俱傷的雙輸。一個雙方都損失慘重的戰爭,嚴格說起來雙方都是輸家,所以避免戰爭才是大家應該一起努的方向。史學家塔克曼(Barbara Tuchman)所寫的『八月的槍』,這本書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出於誤判與誤解的戰爭,能避免而未避免。在劇中甘迺迪總統曾經多次以此書為例,以一次大戰為鑑,表示他不希望因為他的決策錯誤,而被將來的史學家寫一本「十月的飛彈」史書來批判他。

 

陸、 問題討論:

【問題一】劇中男主角肯尼多次假甘迺迪總統之名,主動打電話一些人,例如打電話給空軍飛官艾克中校,請他別被打下來,對於這種私傳老闆旨意的做法您認為如何?

【問題二】甘迺迪總統答應半年後撤除部署在土耳其飛彈來換取蘇聯自古巴撤除飛彈的做法,您認為如何?

【問題三】在劇中甘迺迪總統如何替他的競爭對手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先生找『下臺階』以創造雙贏,請說明?

 

【註一】羅伯.柯普朗、大衛.諾頓/原著,陳正平翻譯,「策略地圖」,臉譜出版社2004 年 06 月 20 日初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尾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